学习园地

more

读《亚洲与一战》心得体会

2020-10-13 1678

近日有幸读到美国哈佛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徐国琦所著《亚洲与一战》,此书主要关注欧洲的一战与亚洲的现代史联系,并以当时亚洲各国为主角,从中探寻亚洲现代历史的源头。作者认为这场战争对亚洲各国现代史的走向,影响巨大。中日印越朝五国曾经对一战怀有共同的憧憬,希望能抓住这个机会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,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战争,却又都在战后,在西方人主导的国际体系中碰壁、失望,这又进而触发了他们的反思与觉醒,重新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,民族本位意识与亚洲本位意识由此萌生,亚洲各国也走上了各自不同的现代之路。  

读这本书,让我对近代史里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:

简要回顾一下历史。1917年8月中国宣布参战。当时中国没有实力派兵到欧洲,所以采取了“以工代兵”的方式,组织劳工到欧洲战场,为协约国提供后勤服务。通过这种方式中国拿到了战胜国和平解决山东问题的入场券。然而巴黎和会:牺牲中国,满足日本,全然不顾中国的战胜国地位,把本应归还中国的山东,转交给了日本。这个消息传回中国国内,引发了“五四运动”,中国的历史也从此走进现代。

在一战之前,中国的新派知识分子们普遍把西方文明视为至善至美,把西方文明提倡的“自由平等博爱”当作是解决中国问题乃至一切问题的万能药方,认为中国理当用西方文明来自我改造,获得救赎。再加上作为西方灯塔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著名的“威尔逊十四条”,主张民族自决、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,这种呼声一度在国际上广受欢迎。这样的局势也让国人深受鼓舞,觉得应该趁此良机,争取战后利益。然而面临的现实,跟之前的愿景相比,现实是令人失望的,中国的合法权益被牺牲。可以说,整体而言,中国对一战的感受是被愚弄的。

战后对当时的中国的精英阶层产生了如下影响:一是放弃了对西方的幻想,明白了在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里,自己永远不会被平等对待;二是重新回头去寻找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因子,试图将之与西方文化的优点相融合,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;三是寻找新的思想资源,比如正在俄国兴起的共产主义。

由此可以看出,中国的精英知识阶层理论探索失败后,终于找到了可以挽救中国的共产主义。在客观上,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促进了,国人的进一步觉醒;共产主义的进一步广泛传播;最重要的是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指明了方向。

关注徐州国投